逐鹿崇祯末年

逐鹿崇祯末年第89部分阅读

崇祯似乎很看重侯,不但任命侯为蓟辽总督,还给了侯兵部右侍郎兼都察院右佥都御史的加衔,侯从囚犯一跃而升为蓟辽总督,本应该高兴,但他却没有这么想,他虽然在狱中,但是消息还是很灵通的,他现在到有些羡慕起杨绳武来了,同时对杨绳武也有些怨言,你什么时候死不行,非得这个当口死了,这个沉重的任务落在了自己的头上,这次自己是坐牢,但这件事情一旦处理不好,恐怕就只有西市一刀的命了,甚至有可能连累到家族。不过皇帝的圣旨侯还不敢违抗,崇祯三天后,召见了侯,两人聊了很久,侯从乾清宫出来的时候,脸色也一样不怎么好看。

侯既然无法违抗圣旨,只好硬着头皮给左良玉去了封信,让左良玉率部北上。左良玉明知自己不是鞑子的对手,全军北上极有可能被鞑子围歼,并且关外如何能和富饶的湖广相比。不过左良玉对侯还是比较感恩的,如果换做他人,左良玉早就拒绝了,为了敷衍侯地

左良玉派部将金声桓带五千士卒先行报到,充作护卫军,同时附上一信说自己将亲统大军三十万随后来会。左良玉部额定兵员只有两万五千名,他通过招降纳叛拼凑起来的大批军队,都是用就地打粮等法子自行筹饷地。这次他满口答应倾巢出动听从侯调遣,弦外之音是以三十万人马的粮饷数字,示意使侯知难而退。

侯知道左良玉虽然有不少兵马,但不可能有三十万大军那么多,因此侯也明白左良玉地用意,崇祯能够赏赐给他官衔,但是粮饷问题却解决不了,因此侯连忙给左良玉送信,让左良玉不用北上,而侯写完信后,知道自己不久就会被重新罢职,也就不再为这个头疼,每天窝在北京地府第。就这样,崇祯打算利用侯笼络左良玉的想法落空,一个多月后,崇祯耐不住,又将侯下了大狱。这个举动也意味着崇祯的办法失败。

崇祯对侯寄望很大,没有想到最后还是竹篮打水一场空,让崇祯一下子又老了几岁,他还没有想到什么办法就到了崇祯十五年的年末,十六年的年初。国家地形势已经到了刻不容缓地局面,崇祯哪里有心思过年,因此皇宫惨淡的度过了崇祯十五年年末和十六年的年初。

由于左良玉拒不北上,王守仁地部队行到山东镇后也停了下来,崇祯看到王守仁停了下来,心中也松了一口气,他怕一旦王守仁的部队进入湖广,来个火星碰地球,左良玉部和田羽部像来有芥蒂,现在左良玉赖着湖广不动,王守仁极有可能趁着这个机会打击左良玉,这样一来,左良玉恐怕更不能离开湖广了。

王守仁地做法不但没有让崇祯感到生气,心中反而对王守仁起了一丝感激之心,王守仁在山东没有闲着,趁着这个机会,又招募了大约一万人左右的部队,反正湖广总兵有兵额二万五千人呢,招一万人并不算多,只是王守仁地部队也无法得到军饷,因此王守仁的湖广镇还需要田羽的支援。

崇祯调动不了左良玉,王守仁便在山东不动,趁着这个机会,王守仁开始训练士卒。王守仁知道田羽现在的财力也捉襟见肘,因此只招收了一万人,而没有选择招募到满编制,不过刚过了年,海上就传来好消息,章学宇击败了一支较大的海盗,获得了大约五十万两银子,再加上海贸得到的三十万两,不但缓解了田羽的燃眉之急,还略有余资。

王守仁知道后,就给田羽去了封信,田羽很慷慨,直接让山东镇的杨军给王守仁运去二十万两银子,有了这二十万两银子,王守仁放开手脚,又开始招募,最后招满了编制,一共二万五千人,不过这二万五千人里面骑兵很少,虽然田羽也帮助了一些,但王守仁只打造了五千骑兵部队,剩下的二万都是步兵,武器和甲胄也无法和山东镇相比,不过有了这二万五千人,王守仁虽然还没有和左良玉一较长短的能力,但至少不用担心自己被左良玉吞掉,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,王守仁有信心将这二万五千人打造成一只强大的军队,虽然可能比不上山东镇,但绝对会在大明排在前几位。

时间一天天的流逝,寒冷的冬天终于过去,迎来了崇祯十六年的春天。李自成和张献忠在蛰伏了一冬天之后,又开始蠢蠢欲动起来,尤其是李自成,他现在足足有近二十万大军,在中原一带已经没有官军可以与之匹敌,因此李自成开始攻打河南的府县,不到一个月功夫,就再次攻陷洛阳,洛阳周围的大量府县也被李自成攻陷,身为总理大臣的孙传廷面对李自成也没有任何办法,只龟缩在开封城中消极防御。张献忠看到李自成开始行动,也按捺不住,开始攻击安徽的府县。

孙传廷虽然很希望得到支援,但是附近除了左良玉的旧湖广镇大军外,就属山东镇的兵力最雄厚,当然还有王守仁新成立的湖广镇,不过孙传廷可不敢打左良玉和王守仁的主意,因为一旦提到他们两个,那么势必会让崇祯以为自己再割他地伤口,因此孙传廷含糊的给崇祯上疏,希望崇祯能够派军援自己。

孙传廷虽然说丢了洛阳还有豫西的很多府县,但是崇祯也知道孙传廷地实力不可能击败李自成,能够守卫住开封就不错了,因此接到孙传廷的信后,他不得不考虑起来让自己头疼了四五个月快半年地事情来。左良玉既然不奉命北上,那么就将他划归给孙传廷吧,让孙传廷来对付这个让人挠头地左良玉,至于王守仁的新军,不能让他们在呆在山东了,山东距离京师太近,现在田羽要是作乱的话,现在的形式恐怕还要比王守仁在关外强,因此崇祯将左良玉任命为右都督,节制湖广、安徽等省军务,崇祯之所以这么做,就是给了左良玉更大的一个官位,让他腾出湖广总兵地位置安排王守仁。

左良玉升了官,又没有北上,因此也就心满意足地接受了崇祯的圣旨,王守仁则率军赶到襄阳,成为新一任总兵。在处理田羽的这件事情上,田羽受到了削弱,崇祯似乎也没有得到什么好处,唯一得到好处地便是左良玉。而崇祯再和左良玉博弈之上最后输给了左良玉,最后妥协的是皇帝,而不是一个小小地湖广总兵,因此可以看到当时大明的境地了。

李自成攻下洛阳后,将目光对准了开封,亲率三万精锐进军开封,准备攻下开封,将官军在河南地最后一个据点端掉,只好攻下开封,那么河南境内便再无官军势力,因此牛金星、宋献策等人极力鼓动李自成攻打开封。李自成在分析了双方的力量对比之后,也打定主意攻打开封。

孙传廷听说李自成朝着开封进军,一面上疏崇祯求救,一面飞檄左良玉,让左良玉率军进驻开封。左良玉连崇祯的圣旨都敢对

况是孙传廷呢。孙传廷看到左良玉驻扎在信阳不动,怒骂左良玉,但除了骂以外,孙传廷还有什么办法,只好打起精神思考如何抵抗李自成。

孙传廷虽然是数省总理,但现在他手上握着的军队只有一只,那就是由开封副将陈永盛率领的开封守军,陈永盛的军队到时不错,曾经数次和流寇交过手,战绩也比较好,但陈永盛打的多数都是比较弱小的流寇,根本就没有和李自成交过手,因此孙传廷非常担心,认为陈永盛的军队不会是李自成的对手。更何况李自成率领着三万精兵,而陈永盛只有六千多人。

唯一让孙传廷比较开心的是周王。周王与其他爱财如命的藩王不同,他秉承的理念是留得青山在不愁没柴烧,因此在得知李自成率领大军朝着开封开进的时候,将府中的银子搬出来一部分,犒赏守城的部队,同时下令民间,有能出城斩贼一级者赏银五十两,能射杀一贼者赏银十两,射伤一贼或砖石击伤者赏十两。这样一来,开封城中大多数人都纷纷上城协助陈永盛军守城。

李自成率领三万大军开始攻打开封,由于周王的赏赐,城上士兵的士气很高,而且开封也曾经做过前朝的都城,城池防御非常好,李自成率军攻击了多次,根本就无法攻破开封的防御。反倒损失了不少人,尤其是李自成更是瞎了一只眼睛。

由于城上的守卫力量很强大,李自成决定亲自到城下观察形势,以便决定下一步的攻城方法。不料行踪不密,被城上的官军射中左眼。李自成的受伤使得流寇的士气打击很大,而连续多日攻克不了开封,伤亡也比较多,又听说王守仁率领湖广镇从襄阳出发援助开封,李自成只好退回洛阳。这样李自成第一次攻击开封以失败告终。

虽然守住了开封,孙传廷却对左良玉很不满,如果不是王守仁看在田羽的面子上,出动大军摆出一副援救开封的架势,恐怕李自成不会退去,因此孙传廷在战后第一时间上疏弹劾左良玉。崇祯看到孙传廷的奏疏后,只是叹了一声,就将奏疏留中。现在左良玉已经尾大不掉,根本就将朝廷放在眼中,自己还殚精竭力的想着削弱田羽,没有想到最大的祸害不是田羽,而是这个左良玉。要知道田羽到目前为止,还很乖巧的听从崇祯的命令,而这个左良玉已经开始公然对抗朝廷了,现在真不知道这最大的威胁是田羽还是左良玉了。崇祯虽然对这样的现实很不满,但不得不接受这个苦果,也正因为如此,才会把孙传廷的奏疏留中。

李自成的大军虽然铩羽而归,但是崇祯知道在河南境内,官军的实力已经无法和流寇相比,因此不久之后,流寇就会卷土重来,左良玉已经不听调,光凭着孙传廷的那点军队,恐怕无法打败流寇,难道自己还得依靠田羽不过崇祯立刻就打消了这个念头,左良玉一个苦果已经够崇祯闹心的了。

但是除了左良玉,中原的兵力已经空虚,这时候崇祯又想起了王守仁,王守仁不声不响的将军队扩编到了二万五千人,而且没有朝朝廷要一分钱,崇祯这时候不得不佩服田羽,不但军事出众,这敛财的手段也高人一等,要知道从崇祯打击田羽的那一刻起,崇祯再也没有拨给田羽一分钱,一车粮草。

本来崇祯以为凭着这个手段可以极大的削弱田羽,甚至将田羽的军队饿跨,不过从东厂传来的消息,田羽的军队军饷照发不误,而且前段时间骑兵全部装备了火枪,当崇祯听说田羽一下子给一万六七千的骑兵装备了火枪,吓得有些不知所措,他还以为田羽装备完火枪之后恐怕就要对自己动手了,没有想到田羽让尽心尽力的守卫着关外,似乎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。田羽如果闹一闹,也许崇祯还会安心一点,田羽越沉稳,崇祯的心中越是惊,越是害怕。而心中对田羽采取的这些动作也越觉得没有错误。

田羽没有行动,崇祯就将注意力放回了中原战场,指挥不动左良玉,孙传廷难堪大任,这一切都让崇祯有些气馁,现在崇祯已经无兵可用。最后崇祯不得不违心选择了使用王守仁,王守仁虽然不声不响的扩军,但那是他总兵的权利,湖广镇一共有编制二万五千人,王守仁招收了二万五千人,没有留给崇祯任何把柄。

虽然使用王守仁,会使得王守仁的势力大增,但是现在崇祯已经没有别的选择,如果不用王守仁,那么开封用不了多久就会易手,失去开封这个中原最后的堡垒,恐怕李自成的势力会大增,而且李自成很有可能趁势切断南北的联系,那样一来,恐怕大明就危险了,因此无奈的崇祯只好命王守仁部北上,协助孙传廷围剿流寇。

流寇兵力近二十万,即便有王守仁的二万五千人,也根本无法挽回颓势,崇祯必须再想办法,尽快解决李自成的这个心腹大患。但是中原地区哪里还有兵可用,如果有兵可用,崇祯也不会使用王守仁了。最后崇祯不得不将目光投向了三边总督洪承畴。

洪承畴那里还有三四万兵,虽然面对二十万流寇,三四万兵力也不够看,但是崇祯对洪承畴还是比较有信心的,不过一想起洪承畴,崇祯不由又是黯然,现在洪承畴手中就得力的将领竟然是王六,王六的兵力也达到了一万五千人,没有想到最后自己还得依靠田羽,要知道王六和王守仁都是从山东镇出来的。崇祯这时候别提多后悔了,自己原本着打算削弱田羽,没有想到现在形势逼迫自己不得不启用山东镇旧将,王六和王守仁越强大,田羽对自己的威胁也越大,可是现在的形势崇祯还有其他选择吗

第二百四十章 燎原之势

祯最终下定决心,使用原山东系的王六和王守仁,他阁阁臣、陈新甲还有户部尚书等人商议剿寇事宜,内阁阁臣们要比崇祯对形势更悲观,因此很多人提出凭着坚城固守,而非主动出击,可惜崇祯根本就听不进去这样的意见,在他看来,优势还掌握在自己的手中,只要内阁和前方的孙传廷尽力,完全可以复制当年的南原战役,将李自成消灭掉,以便稳固大明的统治。

内阁阁臣知道这个皇帝刚愎自用,好杀成性,大明的形势越来越危险,这位皇帝的性子也越来越暴躁,已经进入了一种谁的话也听不进去,只是一意孤行,这些人为了明哲保身,反对了几句,也就顺着崇祯的性子说话,最后,崇祯决定调洪承畴率大军出潼关和开封的孙传廷汇合,王守仁率部北上加上左良玉的大军共同围剿李自成。

洪承畴接到崇祯的圣旨后,准备了一下,率军从大同出发前往潼关,不料王六却失足落马,受了伤。

洪承畴的主力就是王六的一万五千人马,王六受伤,洪承畴只好停了下来,将情况汇报给崇祯,崇祯接到洪承畴的奏疏后,将王六恨得牙痒痒,王六怎么说都是久经战阵的武将了,而且可以说是山东镇第一猛将,他从马上掉下来摔伤,崇祯如何能信。不过崇祯这时候也没有其他办法,只好下旨命令洪承畴前期出发,王六待伤势略微好转再出发。

孙传廷虽然压制不住左良玉,但崇祯地圣旨还是有一丝威慑作用的,左良玉看到崇祯圣旨上的严厉之言,也不敢怠慢,率军北上,只不过速度很慢,简直和~牛差不多,要是用左良玉这种速度赶到开封,恐怕得个一年半载,但对于这样的情况,崇祯和孙传廷都是素手无策,谁让自己也有短处,没有粮饷呢,再说左良玉能够做到这一步已经让崇祯松了一口气,崇祯就怕左良玉会公然抗旨,如果抗旨的话,崇祯也没有其他办法,现在全力对付流寇,哪里有精力和实力来解决跋扈地左良玉。

王守仁接到圣旨后,不由有些惆怅,因为田羽在他离开的时候,曾经和他深谈过,田羽知道崇祯十六年李自成会在襄阳建立政权,虽然因为自己带来了一些蝴蝶效应,不知道历史还会不会按照原来的轨迹进行,但是田羽回过头来看看,虽然自己带来了一些效应,但好多事情还是按照原来的轨迹进行了,如果真的按照历史的发展,那么王守仁在湖广地压力就很大了,因此田羽特意嘱咐王守仁,让他时刻注意李自成的动向,告诉他李自成一定会在十六年攻打襄阳。田羽当然不能告诉王守仁自己是穿越来地,只是说自己凭着中原的态势分析的,但王守仁却深信不疑,因为田羽在他心目中虽然说不上和神差不多,但至少田羽的预感和直觉还从来没有失败过,因此崇祯的圣旨让他左右为难,违抗圣旨恐怕不行,但自己率领湖广镇北上,一旦被李自成钻了空子攻陷襄阳,恐怕自己这个总兵难逃杀头之祸。虽然圣旨是崇祯下的,但一旦襄阳被攻破,崇祯一定不会认为是自己的战略问题,而将全部责任推卸给自己,更何况自己一个从山东镇出来的将领呢,恐怕崇祯会杀而后快,因此王守仁考虑再三,给崇祯上了一封奏疏。虽然王守仁奏疏中打算留在湖广,但是他还是担心崇祯不会同意,因此也做好了北上地准备。

十天后,王守仁地奏疏送到了京师,崇祯一直关注着中原战场,对来往的奏疏往往不过夜便批示,看到王守仁的奏疏,崇祯将其他奏疏都放在了旁边,拿起王守仁地奏疏看了起来。

王守仁追随田羽之前是有功名在身,不但文采很好,也写了一手好字,他最拿手的便是宋徽宗地瘦金体,崇祯可不知道,看到这封奏疏,还以为是王守仁派人捉刀写成的呢,心中赞扬了一下字,崇祯仔细地看了下去,王守仁在这封奏疏中写道:“流寇集患十五年而现独大,非一朝可图也,现豫西众府县已陷十之七八,寇势减大,往往数万骑为一队,飘忽如云雨,非中原之兵可剿之而欲急已溃之中原,失可之险要,蛇豕肆衅,恐其祸有不止于藩王者。此社稷之忧,而非小小成败之计也。”王守仁这封奏疏已经认识到了大明和流寇双方实力的对比,处于劣势的大明已经不能主动地寻求流寇主力作战,只能扼险据守,等待时机。同时王守仁还提出,一旦自己挥军北上,流寇南下湖广,襄阳自不能守,一旦襄阳失陷,中原震动,星星之火恐成燎原之势。

王守仁的这封奏疏完全是从客观出发,没有夹杂着任何个人色彩,但是在崇祯那里却变成了田羽在和自己较劲,再加上王六摔伤的事情,崇祯连起来一想,更加确实了心中的想法,因此他立刻否决了王守仁的想法,不顾实际情况,下令王守仁必须北上参加会战。

王守仁接到崇祯的第二道圣旨后,不由苦笑了半天,他想了又想,还是提笔写了一封奏疏,奏疏上写了田羽当时的分析,当然王守仁不会傻到告诉这个分析是田羽的想法,在最后,王守仁说道:“臣挥兵北上,襄阳空虚,一旦流寇南下袭击襄阳,则襄阳危矣,臣为湖广总兵不得不为湖广百姓着想,因此请圣上三思。”

崇祯看到王守仁的奏疏之后,气的一把将奏疏丢在了地上,恶狠狠的说:“田羽,田羽”这次崇祯可真冤</br></br>

人气小说推荐More+

惟剑仙
惟剑仙
惟,仙侠至尊也! 剑,兵之王者也! 仙,悟脱于生死,永恒也! 惟剑仙,天之剑,地之情也! 【感谢逐浪社区墨香阁封面制作】
神雕非阳
我自地狱来
我自地狱来
他来自地狱,只手灭恶鬼,谈笑斩修罗,却没想到碰上这种事……“校花同学,有事好商量,先把衣服穿上!”
我爱牛角包
情陷六界,蛟王护俏妻
情陷六界,蛟王护俏妻
她其实不是一个好色之人,但是世人都不相信, 究其原因,大概是因为围绕在她身边的男子颜值都太高, 更有传言说她曾经为了美男只身闯遍妖魔两界, 最后更是为美男生为美男死,为美男操心一辈子, 可是她真冤呐!你们难道都看不见,他都不是人吗!! 而且……是他为她生为她死为她操心一辈子好咩~ 此处应脸红……可惜她不会这项技能( ̄┰ ̄*) _________________
梓潇
剑寂天穹
剑寂天穹
一位羸弱的少年竟然是千载难逢的修剑天才?一把断剑开启了少年新的生涯。看少年如何一步步成长蜕变倚剑笑傲天穹。一念起,天涯咫尺,一念灭,咫尺天涯。
白玉半梦
游戏王之现世危机
游戏王之现世危机
吴月,一个平淡但酷爱决斗的少年,一次意外,他发现了自己的秘密。知道了这个世界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简单。天使,恶魔,对这个世界虎视眈眈。国家,组织,为了保卫国土拼死守护。
爱梦留梦